焦煤、焦炭期价触及阶段性顶部,随后开启持续震荡下跌走势。截至3月29日收盘,焦煤期货主力连续合约价格跌至1990元/吨附近,较高点下跌767元/吨,跌幅为27.8%;焦煤价格跌至1490元/吨附近,较高点下跌699元/吨,跌幅为32.1%。 现货方面,在期货价格下跌的带动下,焦炭现货自今年1月初开启下跌周期,春节假期前下跌2轮,春节假期结束后至今再跌5轮,累计下跌7轮,跌幅为700元/吨~770元/吨。在焦炭价格连续下跌的压力下,焦煤价格同样弱势下跌,炼焦煤现货价格指数下跌至1600元/吨附近,跌幅为25.3%。 从运行逻辑来看,“双焦”价格自去年11月底至今持续下跌,主导因素在于需求的疲弱。此段时间正处于黑色系终端需求的传统性淡季阶段,需求负反馈压力逐步向上游传导,同时年底阶段为了完成粗钢控产任务,钢企不断压低高炉开工率,原料端实际需求显著回落,造成市场偏空氛围较为浓厚。此外,今年初蒙古国煤炭(下称蒙煤)进口量持续攀升,显著超过往年同期,也对煤价造成冲击。 春节前后,市场交投情绪降温,“双焦”价格震荡趋稳,其间因煤矿端减产消息发酵,叠加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促使价格有反弹表现。但全国两会对于全年的任务目标、政策措施等未有超预期的表现,价格主导逻辑再次回归到供需基本面上。根据往年情况来看,3月份是需求淡旺季切换的阶段,但从一系列数据表现来看,建筑钢材市场成交量低迷,去库存速度缓慢,铁水产量未见抬升,凸显需求回升压力。此外,前2个月,房地产一系列数据依然呈较大幅度的负增长,也印证了黑色系需求疲弱的现状。对于原料端,由于铁水产量一直处于相对偏低水平,钢企对焦煤、焦炭的采购力度一般,致使“双焦”价格进一步承压。 除了需求偏弱外,美联储降息预期延后、美元指数再度走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的压力,不过市场对于美联储在第2季度末开始降息的预期基本一致,届时将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压力。 从当前焦煤、焦炭基本面来看,焦煤供应呈现国产焦煤减少、进口焦煤增加的格局;焦炭供应端受铁水产量提升不及预期和吨焦亏损严重等因素影响,呈现供需双弱趋势。“双焦”总库存均保持在偏低水平。 国内炼焦煤产量收缩 自2021年国内不断加大煤炭“保供稳价”政策力度以来,煤炭供应量显著提升,目前国内煤炭供应能力较为稳定。不过,由于产量快速扩张,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今年国内对于煤炭的政策导向由之前的“增产保供”转为“稳产保供”,且更加强调安全生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月—2月份,我国共生产原煤7.05亿吨,同比减少3090万吨,降幅为4.2%。考虑到煤矿安全监管政策趋严主要源起于山西省炼焦煤产区,因此政策对炼焦煤产量的影响可能更大。 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炼焦煤矿山日均焦精煤产量为73.3万吨,同比下降16.2万吨,显著低于前两年同期水平。根据政策周期,此轮山西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将持续至5月底,第2季度有望随着需求回暖而增产,但预计峰值难以达到去年水平。 炼焦煤进口同比保持高速增长 今年国内恢复煤炭进口关税政策,但从数据来看,关税对于煤炭整体进口的影响暂不明显,进口形势仍保持良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炼焦煤矿生产效率下滑出现的减量,也削弱了焦煤供应收紧对于煤价的支撑强度。2024年前2个月,我国共进口炼焦煤1788.97万吨,同比增长36.5%。其中,从蒙古国、俄罗斯进口炼焦煤占比分别为48.05%、22.92%,合计占比达70.97%;从澳大利亚进口炼焦煤逐步放量,占比增至8.72%;从美国、加拿大进口炼焦煤占比分别为7.89%、7.68%。 蒙古国作为我国炼焦煤进口第一大来源国的地位较为稳固,3月份蒙煤甘其毛都口岸日通关量进一步增加,在通关持续有利润的情况下,影响蒙煤进口量上限的主要是运力。目前蒙煤通关量紧随运力上限。不过由于国内需求表现不及预期,下游对于原料煤的采购态度较为谨慎,蒙煤口岸库存压力攀升,可能会成为后期抑制蒙煤通关量的一大因素,后期需持续关注下游需求的变化。澳大利亚煤炭(下称澳煤)方面,今年初以来,随着煤价的持续回落,澳煤的性价比略有回升,进口量逐步增长,但后期需持续关注进口增势能否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