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这就要求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从“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战略高度,系统谋划、突出重点、聚焦关键,更加有力有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是重要方法论 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系统观念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整体、发展的观点。坚持系统观念,要求客观地、发展地、全面地、系统地、普遍联系地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在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过程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发展、调整利益关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才能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六个必须坚持”,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只有坚持好、运用好系统观念,才能解决好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统筹把握好一系列重要关系 面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明确目标、思路和方法,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把握好一系列关键问题和重要关系,有序配套推出改革举措,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统筹把握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既要注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谋划,又要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实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统一,不断调动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统筹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既可以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又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兼顾当前和长远,着眼于不利于协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内生动力。 统筹把握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需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一方面,要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治理等宏观领域,采取有力举措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要强化目标协同、部门协同、政策协同,在微观层面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统筹把握好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必须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辨识协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以更具前瞻性、预见性、引领性的战略部署、目标、举措解决重大问题。同时,也要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在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实践证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新征程上,要立足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一是要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设计的贯通协调。着眼于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梯次联动、优势互补,持续在机制、平台、途径上求突破,使制定的战略具有稳定性和全局性,符合区域协同发展实际、行之有效。 二是要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克难力度。推动协同发展是对生产力布局和空间结构进行重构,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主动求新求变,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为区域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要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大突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建设北京“新两翼”,将有效促进资源要素在区域内部加速流动,实现区域空间布局动态优化,缩小发展差距。要继续坚持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加快建设北京“新两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