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瑞典绿色钢铁公司(H2GS)首席技术官玛丽亚·佩尔松-古尔达(Maria Persson Gulda)在接受海外媒体采访时,展开介绍了该公司以绿氢为基础生产绿色钢铁的经验,引发了广泛关注。 绿氢来源缺乏—— 急需打造理想的“绿电基地” 据介绍,H2GS现有设备包括直接还原设施、电炉、700兆瓦级电解器,以及一个大型加热系统。绿电被用来生产绿氢,H2GS则使用绿氢来生产直接还原铁,从而以一种比传统钢铁减少约95%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生产钢铁。H2GS旨在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开辟一条大幅减少钢铁碳足迹的道路。 H2GS生产绿氢的绿电从哪来?玛丽亚介绍,在开启项目前,H2GS详细调研了瑞典的电力供应情况。瑞典有4个电力区,北部两个地区电路连接良好,南部两个地区电路连接良好,但南北中间存在连接瓶颈。瑞典北部提供和生产了大量电力,既有水力发电,也有风力发电。然而,当大量生产时,这些丰富的电力无法一路从北部输送到南部。H2GS就近选择了电力供应便捷的地点。 玛丽亚表示,当H2GS需要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以扩大生产规模时,实际上是在寻找理想的“绿电基地”。如果没有这样的基地,那么钢企可以尝试运输氢气。然而,这已被证明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钢企也可以选择更改运输对象,选择运输热压铁块。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将直接还原铁压缩成为热压铁块后再运输。在此背景下,如果钢企想大规模地推动钢铁行业以此方式降碳,很可能会看到价值链的分割,即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炼铁、炼钢。企业可以选择在拥有大量绿电的地方炼铁,同时在拥有基础条件和客户的地方炼钢。“这可能会推动全球钢铁行业发生重大变革,这对整个钢铁行业来说将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她表示。 一般来说,钢铁企业生产低碳排放钢、推动企业低碳转型的成本是巨大的。玛丽亚在谈及成本问题时表示,H2GS对标其他企业,生产低碳排放钢的成本状况相对较好。“这是因为我们有瑞典北部稳定供应的绿色电力,对我们而言氢气就变得相对便宜了很多。”她解释道,“目前看,我们的炼铁成本仍然比高炉高,但如果将我们的生产设施与小型钢厂结合起来,就能实现成本效益最大化。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允许连接所有数据并在某些流程中采用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那么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降低市场风险—— 可考虑推行“照议不付”模式 “不得不承认,推动钢铁冶炼工艺低碳转型的成本确实相当大。”玛丽亚坦言,H2GS为此花费了65亿美元,包括20亿美元的股本和45亿美元的债务。这个数额决定了企业需要“绿色溢价”。在此背景下,H2GS以5年~7年期“照付不议”合同预售了100多万吨“绿色钢铁”,这在钢铁行业是非常具有先进性的。“‘照付不议’意味着预先承诺购买。这也算是企业融资的基础。目前,在H2GS通过‘照付不议’合同预先承诺的产能占比超过40%。”玛丽亚说。 “照付不议”合同下的“绿色钢铁”什么时候能够正式推出?玛丽亚给出的答案是2025年—2026年。“签署这些‘照付不议’合同的大多数是最初找到H2GS的汽车公司,但H2GS的客户范围不仅涵盖汽车行业。每个行业的企业都有可持续发展部门的领导者找我们签署了此类合同,因为他们确实看到了实现价值链降碳并引领行业生产绿色产品的机会。”她说。 预先承诺购买存在风险性,签署协议的可持续发展部门的领导者如何向企业的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执行官等证明“绿色溢价”是值得的呢? 玛丽亚指出了两个条件。一是下游企业自身制订的科学减排目标要求他们必须寻找路径减少“范围3”的碳排放。他们需要证明自己不仅在减少“范围1”和“范围2”的碳排放,还在减少“范围3”的碳排放,钢铁材料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二是在特斯拉进入欧洲市场并表明电动汽车是可行的之后,如果欧洲的汽车企业不将产品电气化,欧委会便会对当地汽车行业实施“惩罚计划”。这对当地汽车行业来说压力很大。“此外,CBAM机制下碳价的增长推动钢材价格增长。我认为,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当碳价那么直观的数据摆在面前时,签署‘绿色溢价’达20%~30%的长期订购合同,应该是一个相当容易做的决定。”她补充道。